从凌晨2点到下午1点48分,亚马逊云服务商AWS中国区一周前熬过了漫长的宕机12小时。受影响者众,包括VIPKID、流利说、三星应用商店等都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亚马逊中国官网也一度崩溃。AWS中国宣称因为施工中有几处光缆被切断,导致可用区无法链接Internet,使得业务大规模出现故障。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Synergy Research Group公布的数据显示,AWS目前在中国云计算行业市场份额位居第三位,位于阿里云、腾讯云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之间。
从泡沫中走来的云计算已经深入到中国商业社会每个角落,并彻底改变了企业的运营方式。一位安全专家表示,“如果有一天中国云计算的头部企业同时崩溃,带来的损失将是灾难性的。”对于很多公司而言,“公司的云端数据如果丢失,基本等于倒闭。”
来自咨询公司Gartner的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超越2千亿美元,继续保持稳定增速,国内由于起步相对较晚,市场渗透率还不高,将拥有更高的增速。根据工信部发布的《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显示,2019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将达到4300亿元。
国内云计算市场正在呈现双巨头对决+多中小垂直云服务商的复杂格局,根据IDC公布数据显示,在中国IaaS市场,阿里云和腾讯云总市场份额已超过五成。阿里巴巴2019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云计算收入已达77.26亿元,同比增长76%;腾讯2018财年财报则显示,其他板块收入(主要包括金融科技、云计算等)为780亿,同比增长80%,云收入增长超过100%至91亿元。德银报告显示,“腾讯云将继续保持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增长势头,2020年收入预计会达到290亿人民币。”
在双巨头对决之外,一些中小云服务商则选择更加灵活自由的特定场景进行切入,如政务云、金融云、医疗云等,试图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有云计算行业资深人士对《深网》表示,在中国云计算行业的初期,最重要的指标是建设数据中心,“在2014年前除极少数头部云计算公司在搭建属于自己的云计算体系外,很多城市的云计算都靠政策扶持推动,搭建数据中心成为最容易见效的模式。”
这并不符合云计算的核心逻辑,“云计算的本质是让用户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展业务,避免重复造轮,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云计算行业最成熟的是政务云,据统计,中国政务云市场已经接近300亿,在334个地级行政区中有235个已经在建或者已经建了政务云。
但从2019年开始,云计算将由政府建设数据中心推动进入行业自行推动阶段,在成熟的政务云市场外,以医疗云、金融云、交通云等为代表的行业云将快速发展。
尽管云计算距离成为“互联网的水电和煤”尚有一定差距,云计算行业也远未到收官阶段,但对于需要走出国门的中国科技企业来说,云计算是一个无法也不能放弃的重要机会,这个颠覆整个IT产业链的行业新模式终局,将决定未来二十年全球科技公司的最终走向。而这一次,中国企业有机会。
争议、泡沫
时至今日,云计算也没有一个公认的诞生时间。
这项新技术的雏型来自上世纪70年代,1963年,DARPA(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向麻省理工学院提供津贴启动MAC项目,要求麻省理工开发“多人可同时使用的电脑系统”技术,这产生了“云”和“虚拟化”技术的雏形。
关于现代云计算的诞生则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2006年亚马逊CEO贝索斯在EmTech上发表了关于云存储和云计算的概念演讲,随后亚马逊公开发布S3存储服务、SQS消息队列及EC2虚拟机服务,成为现代云计算的开端;另一种说法则是2008年,该年微软宣布Windows Azure技术社区预览版,正式开始微软众多技术与服务托管化和线上化的尝试,同年Google推出Google App Engine预览版本,通过专有Web框架允许开发者开发Web应用并部署在Google的基础设施之上。
无论哪种说法,云计算在中国起步都不算晚。2008年,马云从微软挖来王坚,王坚则从微软带来了林晨曦,这成为了阿里云乃至中国云计算的最初班底。但最初的路走的并不顺利,王坚曾公开承认,阿里做云计算早了两年,熟悉阿里云的内部人士则对《深网》表示,阿里云最初的路是完全走偏的。
“因为参考资料很少,前两年只能参考谷歌的论文,但做出来的产品与云计算完全是两码事,主要侧重分布式处理。”
巨额投入但看不到回报的事实让王坚的团队在阿里巴巴内部获得了“骗子”的“美誉”,而对于其他科技公司来说,云计算更像是一朵“浮云”,可以落地的应用案例几近于无。当时对云计算最主流的评价是,“1999年互联网泡沫的表现就是大家都以购买服务器为荣,却不知道怎么赚钱,国内的云计算就是这样。”更犀利的评价则是,“云计算在中国是个笑话,本土云计算服务商一定会利用用户数据,云计算就是泡沫。”
这样的评价并不让人意外,当时衡量一个云计算服务强大与否的典型标准就是数据中心的数量。在云计算诞生之初,亚马逊、微软、谷歌等均在数据中心扩建方面不遗余力,投入资金均为百亿美元级别,全球数据中心数量则以10为单位计算。
而在中国云计算的初期,数据中心建设大多依赖政策倾斜,大部分云计算中心仅仅是面向政府的数据存储中心,因为缺少配套的增值服务以及数据处理体系,这部分数据中心成为了改换招牌的IDC机房。受优惠政策支撑,云计算数据中心密集地集中在需求大、应用多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
国药集团信息部主任雷万云博士曾经在采访中表示,“有些地方政府认为云计算就像搭建农场,把房子盖好就可以了。一些地方政府花高价购买IBM的服务器,建立数据中心,就以为是云计算了,但市场没有需求,也没有相应的人才,几年后你还要继续花钱购买新的技术。这是对云计算的误解。”
更重要的质疑则集中在盈利层面,云计算需要在IT基础设施上进行大手笔投入,机房带宽、服务器存储等计算资源以及软件系统,都要大量的资金。但云计算平台也会有资源闲置,要获得盈利,需要漫长的周期,目前国内的大多数云计算平台仍处于亏损阶段。
刚刚渡过互联网泡沫的中国科技企业们对这种不赚钱的模式心有余悸,但一些错过云计算的科技公司树立了反面典型:
知名科技公司甲骨文在业内被称为“数据库界的苹果”,但在云服务方面转型较慢,根据其最新一季财报显示,云服务和授权支持业务营收为66.6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仅1%。今年三月,甲骨文新一轮的裁员大潮开启,目标直指业务重组,在以云计算服务为核心的前提下,非主要部门以及缺乏增长动力的部门成为裁员主要目标。而在中国市场,甲骨文的表现则更加缓慢,曾经传言中的中国区数据中心最终无疾而终,今年五月,甲骨文正式关闭中国研发中心,裁员上千,首期裁员500人。
花钱买未来,“即便云计算有泡沫,踩碎了泡沫也要走过去。”对于巨头来说,云计算的投入更像战略业务,首要目标也不是盈利而是构建生态。
入局,混战
云计算出现前,主流的IT基础设计构建方式为自行采购硬件或租用IDC机房,不过随着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高速互联网络、计算资源虚拟化等技术的先后成熟,云计算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在中国,云计算最初被普通用户熟知的是如火如荼的各类“云盘”。2008到2009年间,以华为、115个人、飞速盘为代表的一些国内互联网企业开始进入个人云存储业务,开发出国内第一批网盘产品,随后百度、360、金山、腾讯也纷纷推出类似产品。依靠云盘完成对“云”概念的初步普及后,“个人云”迅速让位于企业级云计算。
盛大、新浪、阿里先后进入云计算行业后,2010年华为也正式公布云计算战略,精神领袖任正非表示:“要让全世界所有的人,像用电一样享用信息的应用与服务。”2012年,百度在百度世界大会上便推出“七中武器”:个人云存储PCS、多屏幕Screen X技术、云应用生成服务Site App、LBS·云、移动云测试MTC、百度应用引擎BAE和浏览内核Engine。
但此时的云计算对于巨头公司们来说,依然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一些初创云厂商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2012年3月,有“白帽黑客”至诚的季昕华创办UCloud;一个月后,IBM出身的黄允松、林源和甘泉共同创办青云QingCloud。
日子也不好过,UCloud早期融资异常艰难,季昕华甚至决定卖房来支撑着UCloud前行。两年后,季昕华才得到资本认可,UCloud获得DCM、贝塔斯曼投资的1000万美元的A融资。资本开始进入云计算行业。2013年12月,迅达云获得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2014年1月,青云QingCloud获得B轮2000万美元融资;2014年8月,七牛云获得C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
IDC(国际数据公司)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整体规模约为70.2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增长47.5%,远快于2013年的35.9%。
2016年,国内几乎所有成规模的互联网公司均宣布了自己的云计算战略,跟上脚步的还有以紫光、万达为代表的投资驱动公司,电信运营商,大型金融公司等。2014年11月,雷军宣布在未来3~5年间向金山云业务投入10亿美元,“我们必须要全面进攻,不要防守,今天的互联网行业是守不住的,只能往前冲。要想不被巨头挤掉,就是比狠,敢烧钱才能活下去,不敢就不要做,云服务比视频服务更惨烈,如果没有10亿美元的准备和决心,是活不了的。”华为云则在2017年被升为一线部门,声称全球只需五朵云,“要用三年干掉阿里云。”
这一年,最新的竞争对手来自海外。尽管AWS早在2013年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但中国区的账号与国际版不相通,同时根据国内监管规定,数据不能出国,必须留在中国本土,而且所有云计算服务,都只能中国公司提供,跨国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只能通过与本土第三方合作,否则既不能自建基础设施提供服务,更无法获得IDC牌照。
2016年8月,A股上市公司光环新网宣布与亚马逊在华全资子公司亚马逊通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亚马逊授权公司基于公司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指IDC数据中心等),在中国境内提供并运营北京区域的亚马逊云技术及相关服务。
这标志着,全球云计算市场份额最大的亚马逊云服务正式在中国落地。2017年年底,AWS更是获得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数据显示AWS在中国已有2个 区域,成为 AWS 全球云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国家之一。
巨头们强势介入,让2017年成为了中国云计算发展最迅速的一年,据《深网》不完全统计,在该年有超过20家大型云计算厂商拿到融资,总金额突破百亿元。前百度总裁张亚勤在2017年百度云智峰会上宣称:“虽然百度云来得晚,但增速仍然可观。今年百度云客户数是去年的11倍、同比增长10倍,流量是去年的8倍,收入是去年的4倍。未来在中国至少有三朵云,BAT都能做成,每家都不一样。”
产业互联网必争之地
今年两会期间,“产业互联网”成为热词,相对于人口红利已经基本见顶的消费互联网而言,产业互联网无疑更具想象力。作为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结合的载体,产业互联网的全面发展,将对实体经济产生全方位、革命性的影响。而产业互联网的本质就是推动企业主体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效率和优化配置,“上云”已经成为企业自身降本增效、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云计算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效率变革的关键。
2018年,BAT三巨头先后对云部门进行升级,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百度云由智能云事业部升级为事业群。腾讯则在组织架构调整中,将腾讯云、智慧零售、安全产品、腾讯地图、优图在内的多个产品线整合,创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
2018年3月,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公开表示:“我们只做连接器、做底层的东西,用云、AI等这些基础设施来帮助客户。甚至,我们可以把系统集成也让给所有合作伙伴。”马化腾所说的 “连接器、底层的东西,助手”,指的正是企业级服务市场。
去年的腾讯“云+”峰会上,马化腾再次表示:“赋能这个词太霸道了,传统行业用户以及合作伙伴才是主角,而腾讯只是助手,扮演的是助力的角色。”
在近期刚结束的2019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在大会致辞中分享了当前产业发展中发生着三个重要的演化。其中提到,从“开放生态”演化到“生态开放”,腾讯将不止于“以开放来促成生态”,更会“以生态方式来进行开放”。
企业级人工智能公司明略科技上个月宣布了其D轮20亿人民币的融资,由腾讯领投。明略数据创始人兼董事长吴明辉对《深网》表示,选择腾讯是由于双方理念的契合。“我很欣赏腾讯文化开放;其次,明略不做底层基础设施,腾讯有云的能力、也有产业资源。”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需要互联网,又需要C端的流量。在吴明辉看来,明略科技整个团队都是TO B的基因,有硬核技术,而跟腾讯的合作,补足了明略科技在C端上的欠缺。
吴明辉认为,产业互联网是通过互联网,包括大数据,包括IOT等等各种各样的技术,是把产业里各种各样生产要素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重构。产业互联网一定是C端去驱动,因为消费者需求实际上是促使所有产业在升级换代。
“以前的企业级服务主要解决的是企业信息化问题,而今天基本的信息化服务是链接行业和客户,形成智能化的应用,这是下一代IT投资的方向。首先它的底层依托在云上,第二是供应链端如何去面对消费者。”吴明辉解释。
东华软件与腾讯的合作,也是技术驱动产业数字化革命浪潮中一个典型的案例和样板——互联网科技公司在这一轮技术变革中,承担着助力者的角色,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和技术优势,而传统信息化服务商承担实施者角色,渠道和解决方案等能力,传统产业仍然是主体和核心,产业链的优势互补协同让双方成为命运共同体。
而在东华软件董事长薛向东看来,“互联网行业一个大的趋势就是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融合。”去年5月28号,东华软件宣布将围绕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新需求,重点在医疗云及医疗互联网应用、智慧城市、能源云、金融大数据四个方向与东华软件开展深度合作。在薛向东看来,腾讯C端积累的用户资源以及云、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风控等技术,能够提升东华软件的产品和服务,帮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
去年七月底,腾讯与东华医为联合发布了“一链三云”战略,即健康链、卫生云、医疗云、健康云。由医疗机构、个人和公司共同参与形成“健康链”的联盟链,再通过区块链技术,提供面向G端(卫健委、医保局)的卫生云、面向B端(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云和面向C端(患者、医生等)的健康云服务。
复杂下半场:生态、人工智能、出海
尽管云计算鼻祖AWS已经在中国正式落地,不过在相关安全法规限制下,这些来自海外的云计算巨头依然只能“带着镣铐跳舞”,占据云计算舞台中央的是两家国内科技巨头企业:腾讯、阿里。
经过数十年的积累,腾讯和阿里分别在游戏、社交以及电子商务、大物流等核心领域具有不可复制的优势,但随着在O2O、移动支付、传统公司互联网化方面双方的布局深入,成为下一个时代的“水电煤”成为争夺焦点。
2015年至2016年,腾讯云与阿里云的第一轮竞争打响,双方从争抢高端用户(阿里云帮助12306升级系统、滴滴成为腾讯云代表性客户)、投资(阿里巴巴投资阿里云60亿、腾讯云宣布5年投入100亿)等多个维度展开争夺。同时,双方在CDN(网络传输,云计算核心之一)开展价格战:2015年,阿里云宣布CDN降价21%;2016年末,腾讯云和阿里云先后宣布降价25%和降价47%;2017年,阿里云连续宣布CDN降价35%和25%,创下了当时国内CDN最低价;几天后,腾讯云将CDN价格再次拉至新低——最高降价47%。
腾讯和阿里巴巴成为中国云计算企业的排头兵并不让人意外,云计算很难成为单独的生意,要依赖生态在背后进行多种支持。目前云计算海外三强(亚马逊、微软、谷歌)、国内双巨(腾讯云、阿里云)无一例外,都是从巨头生态中自然演变出来的业务:AWS与阿里云类似,商户数据高并发期(主要是促销期)与日常相比有大量冗余,亚马逊与阿里云选择将这部分资源进行开放;谷歌、微软、腾讯则是因为在开放平台中发现了开发者对云服务的需求,这部分IT能力有限的开发者自然会选择加入巨头们的生态圈。
随着科技公司对云计算理解日趋成熟,云计算将进入更多垂直领域,金融、教育、视频、游戏、制造、零售等行业都将成为云计算公司的布局重点。
在这个业态中,混合云、打包云将成为主要运营模式。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对《深网》表示:“目前中国云计算市场整体发展态势看,虽然玩家很多、竞争激烈,但竞争格局尚未确定。过去十年主要是以互联网行业企业上云为主的‘上半场’,未来主要是广大非互联网行业企业‘上云’的‘下半场’,而传统行业企业对云的应用远远大于上半场的互联网应用。”
很多中国大型央企,出于安全考虑长期以来都有着自己的IT建设路线和规范。市场上主流的私有云服务商虽然能够提供相当成熟的云服务,但大型企业从商业策略上往往会避免过于紧密的厂商绑定,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考虑在同时采购多个云厂商服务的同时搭建私有云。
目前国内主流云计算公司也在公有云+私有云的混合云方面尝试布局,阿里云在2016年发布专有云,支持企业客户在自己的数据中心部署阿里云的云操作系统;腾讯则在2018年初推出私有云解决方案,针对大中企业提供了网络到数据库再到服务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云计算打包其他服务的模式也成为巨头们独一无二的优势:阿里云在面向企业提供弹性计算、数据库、CDN加速等云计算相关服务的同时,还推出了电商、O2O、物流等相关解决方案;与之类似,腾讯、百度、金山、华为等云计算公司也结合自身优势领域向外输出与优势领域深度结合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下半场的另一个争夺热点则是海外市场。由于起步较早,国内公有云服务企业在技术上并不逊色于海外巨头,从市场规模来看,阿里云已成为仅次于AWS和Azure(微软)的第三大云计算服务商;2018年,华为云则启动了亚太市场,在此前华为云通过与德国电信、Orange法国电信的合作,构建了一个面向全欧洲的开放云平台。
腾讯云也在积极海外布局,2014年,腾讯云在中国香港上线首个国际数据中心,正式入局全球云计算市场。此后,加拿大多伦多、新加坡、美国硅谷、德国法兰克福、韩国首尔等地可用区相继开放,腾讯云将自身云计算基础设施拓展到了全球四大洲。在中国香港、美国和印度接连设立四大新数据中心后,腾讯云已在全球23个地理区域内开放了42个可用区,是目前海外布局速度最快、分布区域最广的中国云服务商。